当前位置:
主页
科技要闻
正文

GDI智库发布广东创新TOP100榜(2021)

发布人:广州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发布时间:2022-02-25 浏览量:1482
2月15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广东创新TOP100榜(2021)”(以下简称“创新百强榜”),持续关注、聚焦区域创新发展,助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


创新百强榜从发明总量、专利授权率、全球化、影响力和成长性五个维度对广东在2016年—2020年发明总量不少于50件的机构进行评价。


这是GDI智库连续第五年发布该榜单。据悉,创新百强榜评价范围涵盖1401家机构,数据主要来源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专利数据库、企业官网和企业年报。


图片



广东创新TOP100榜(2021)



图片

(按机构名称首字母排序)

图片

注:电研院全称为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图片



广州新增4家上榜机构 增幅最大



图片


创新百强榜上榜机构分布在广东省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广州上榜机构较上一年增加4家,是机构数量增长最多、增幅(25%)最大的城市。“十三五”期间,广州构建“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一区三城”整体布局,创新发展质量持续提高,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为企业搭建了更为优质的创新空间。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城市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壮大,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榜单显示,上榜机构中有92家企业属于新兴产业,覆盖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8大新兴产业领域。先进制造业上榜45家企业,数量最多,占比48.91%;其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榜31家,占比33.70%;上述两大产业所属企业共76家,合计占比82.61%。


图片

图1 上榜机构所属新兴产业分布


图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图片


榜单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榜企业平均发明总量最多(7187件),较上一年增加886件。该产业平均国际专利数2764件,是平均国际专利数高于平均值(1443件)的唯一产业,表明广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构创新意识强,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快,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有力地推动广东数字经济发展。


图片

图2 上榜机构所属新兴产业平均发明总量


图片

图3 上榜机构所属新兴产业平均国际专利数


榜单显示,专利授权率居前三的产业分别是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授权率依次为33.93%、29.81%和26.34%,表明上述三类产业内的上榜机构,2021年研发投入力度较大,专利创新质量较优。



图片

图4 上榜机构所属新兴产业平均专利授权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专利影响力居前三,平均同族专利被引频次均较上一年有大幅提高。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4934次,增幅最大。


图片

图5 上榜机构所属新兴产业平均同族专利引用频次


从近五年专利复合增长率看,这三大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成长性最强。


图片

图6 上榜机构所属新兴产业平均成长性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这表明,广东先进制造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本次上榜机构,既有老牌知名机构,也有具备较强自主研发能力、有成长空间的新兴机构。


图片



珠三角地区:

制造业创新集聚效应凸显




图片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906家优势创新企业位于珠三角,占比92.54%,区域创新集聚效应充分凸显。这906家优势创新机构中,639家属于制造业,占比超过六成,为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2016年至2020年间,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占全省比重超过94%,反映珠三角地区通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


图片

图7 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人员


图片

图8 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情况


广佛肇城市群优势创新机构制造业类企业占比最大。制造业企业中,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占比32.41%。


深莞惠城市群智能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等产业创新实力强劲。珠中江城市群制造业企业占比超七成,制造业发展基础良好。


图片



粤东西北地区:

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图片

“粤东西北创新TOP50榜”旨在展示粤东西北地区创新发展现状,助力企业创新潜能挖掘,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图片



粤东西北创新TOP50榜(2021)



图片

(按机构名称首字母排序)

图片


50家上榜机构中有19家属于传统产业,31家属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涵盖先进制造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等,其中先进制造业企业18家,占上榜新兴产业企业的58.06%;其次是新材料产业企业,占比19.35%。


图片

图9 粤东西北创新TOP50榜上榜机构所属产业分布


上榜机构所属产业平均发明总量最多的是数字创意产业,有542件。平均专利授权率最大的是新材料产业,为37.41%。


上榜的粤东西北创新优势机构所属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平均同族专利被引频次为411,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实力。


数据显示,粤东西北地区较为缺乏创新驱动、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粤东西北地区应抢抓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历史性机遇,以创新驱动引领区域发展,激发自身发展潜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指标解构】

五大评价指标聚焦创新能力

本次评价涵盖1401家企业,数据主要来源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专利数据库、机构官网和企业年报,主要从发明总量、专利授权率、全球化、影响力和成长性等五个维度科学、全面、客观评价机构创新能力。


发明总量以德温特专利家族为统计单位,每一个德温特专利家族计为一项发明。


专利授权率采用近五年中发明授权量与发明总量的比值,用于反映专利申请成功率的量化指标。


全球化指标反映企业对专利在全球市场寻求保护的程度,该项指标主要由机构的国际专利数来衡量(国际专利指某一项专利在国外申请成功并授权)。


影响力指标用于衡量一项发明对后续发明创造的影响。一项专利的发明的影响力可通过后续其它机构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对该发明的引用情况进行考量。本报告影响力指标计算了近五年机构的专利在排除自引后的专利被引频次。


企业成长性主要通过机构发明总量的成长性反映。通过计算每家机构近五年的发明总量复合增长率得到成长性指标。


来源:广州日报